「Computer Network-1」Basic Introduction

Overview of Computer Networking

Posted by Culaccino on January 10, 2021

2020-2021(1)学期的计网期末考试专用,知识点的梳理会根据我自己的学习体会、思维方式来安排,毕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但应该也不会写到考研的要求。接下来的复习阶段应该会日更博客了(关于计网、操作系统、马原、软工这几门)。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系统。

组成与结构

  • 物理结构

    计算机网络由两级子网组成:资源子网(于网络边缘)和通信子网(于网络核心)。

    • 硬件:计算机设备(eg. 计算机、打印机)、网络互连设备(eg. 中继器、路由器)、网络连接设备(eg. 交换机、集线器)、传输介质(有线、无线)。
    • 软件:网络体系结构(理论)、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实现协议功能)、网络工具软件、网络编程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 拓扑结构:用拓扑学的方法描述计算机网络(节点&通路)。

  • 协议体系结构:分层结构设计思想。每个功能层分别有对应的协议来实现;功能层间有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计网的分类

依据:网络的用途、拓扑结构、覆盖范围、信息传输交换方式、采用的网络协议等。

性能指标

模拟方法:对计算机网络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仿真及数学计算得出有关参数指标。 分析方法:采用数学方法工具(概率攻击、排队论等),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状态及事件跃迁进行分析、优化。

  • 带宽(传输速度):模拟信道(Hz)/数字信道(bit/s)。
  • 时延(端到端的时间):「传播+传输+排队+处理+重发」时延。带宽*时延:网络可容纳量。
  • 吞吐量(平均性能):通过给定节点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比特数。其上限收到带宽影响。
  • 丢包率(可靠性):丢包数/发送数。

2. 网络协议&分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①把复杂的功能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层次 ②每个层次独立设计,层次建通过接口联系。

分层结构

涉及到的概念:

  • 实体:用于接收发送信息的软硬件集合。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 网络协议【水平】:为进行网络中对等实体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
    • 语法:规定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
    • 语义:给出二进制位组合代表的控制信息,需要完成什么功能
    • 同步:规定了执行时间、顺序。
  • 网络服务【垂直】: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
  • 接口(访问服务点SAP):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涉及到的数据单元:

  1. 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nit

  2. 协议控制信息:PCI,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

  3.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PDU:控制部分PCI(即每一层对应的协议)+数据部分SDU(通常为上一层次的PDU)。协议打包(封装)即发送方将数据从高层到底层,高层PDU变为低层PDU的数据部分:低层PDU(控制部分(协议),数据部分(高层PDU));协议拆包(拆封)即接收方从底层到高层剥离出数据。

OSI参考模型

在发送方,从高层到低层逐级封装,在物理信道上转化为二进制流;在接收方,从底层到高层逐级拆封,通过拆出各层的协议头,实现对等层协议的理解,完成各层要实现的功能,最终接收方收到用户数据。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在指定标准时需要遵循的概念性框架,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实现标准。目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五个层次讨论,将OSI的高三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合并为一个应用层。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协议结构由四个层次组成,是个具体的实现产品,是因特网的语言,是一个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自上而下各层的用处:

  • 应用层:为因特网中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该层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万维网www)、电子邮件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等。要求应用层协议需要与TCP协议或UDP协议相联系。
  • TCP层:①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主要,面向连接) ②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面向无线)。
  • IP层:①IP协议,互连网协议(不可靠、无连接),通过32位的IP地址实现寻址,完成Internet中计算机设备间的逻辑互连,IP协议的PDU称作IP数据报/IP分组 ②ICMP协议,控制报文协议 其他:IGMP、ARP、RARP协议。
  • 网络接口层:无具体定义,能够兼容所有的底层网络结构和网络协议,可以让所有TCP/IP协议的IP分组封装在该层信道上传输。

五层参考模型

综合了OSI和TCP/IP的优点,相较于TCP/IP提高了可靠性的同时,又对传统OSI参考模型进行简化,以便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