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要在未来才能实现;而作为一种追求理想的实际运动,则已熔铸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马克思,永远滴神!光看概论就给我看颅内高潮了好家伙.jpg
绪论
- 狭义马克思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 广义马克思理论:狭义马克思理论+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 马克思理论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辩证唯物史观、历史唯物史观)
- 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英国宪章运动
- 提出“一只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
-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劳动价值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
- 批判继承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
- 批判继承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思想
-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里叶、罗伯特·欧文
最根本的本质属性 |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 根本特性 | |
---|---|---|---|
马克思主义 | 科学性 | 与时俱进 | 阶级性、实践性 |
一、世界的物质性
- 哲学: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思潮:人本主义、科学主义
- 一切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同一性
-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的三种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 唯物辩证法
- 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 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实质与核心)
- 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量变质变规律
- 揭示事物发展道路和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 形而上学:没有以物体是永恒运动的为前提,没有认识到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人们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参加社会实践
二、实践与认识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从主观与客观中把握人的活动)
- 实践的主客体,主体改造客体
-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 客体:进入主体的认识和时间范围的客观事物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客观反映)和创造(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 真理:绝对性-客观性,相对性-尤其适用的范围条件(故与谬误有同一性)。真理的发展是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 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活动目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客观制约、统一性)
- 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 人在价值关系中与其他存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人既可以是价值客体又可以是价值主体,其他存在物只能是价值客体。
三、人类社会
-
唯物历史观: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 人民群众对推动历史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 人的价值: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国家政体定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
社会意识:社会心理(低层次,人的感知情绪、心态、习俗等)和社会意识形态(高层次,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生产力
-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 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
- 生产关系
- 广义: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互相关系。
- 狭义: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互相关系。
- 决定性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 ——>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生产力
-
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核心:国家政权
-
社会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
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
马克思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可概括为: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从社会生活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将其作为基本的原始关系,进而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再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力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广义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结构
-
阶级分析法(包含于历史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
科学:①知识的理论体系(理论) ②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实践)
-
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决定力量与费决定力量,群体创造历史而非“人”创造)三层关系。
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表现为价格等)。
- 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使用价值构成。
-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外在表现: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商品交换的实现。
-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人与自然,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人与社会,社会属性)
-
根据劳动的难易程度划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简单劳动。
-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统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量不变:生产总量提高,单位价值量降低,总价值量不变。
-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商品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
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现买)、贮藏手段、支付手段(预购)、世界货币。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决定性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
-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
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
劳动价值论
- 劳动力成为商品始于封建社会末期
-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
- 劳动力的价值:由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 劳动力随着它的消费,能够生产处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 劳动力的显著特点:包含了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 劳动在价值增值过程中划分为: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体现了资本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根据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进行划分】
-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存在的资本
-
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用于增值)
【根据资本流动性划分】
-
固定资本:不会发生价值转移的生产资料
-
流通资本:劳动力资本+会发生价值转移(被消耗)的生产资料
-
-
商品价值: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工人工资/必要价值(v)、剩余价值(m)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了「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m/v
-
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只基本方法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即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使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工作日不变(即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即只要自己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社会必要生产率就可以有超额的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源于资本积累(利用上一循环积累的剩余价值)。两种方式: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再生产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
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劳动力的比例(c:v)
-
资本的价值(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比例。以技术构成为基础。有机构成提高是技术进步的结果,直接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
资本循环:从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运动。
- 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剩余价值)。
- 流程:货币资本—第一个阶段—>生产资本—第二个阶段—>商品资本—第三个阶段—>货币资本
-
资本周转:从速度方面研究资本运动。
- 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 资本周转速度(取决于周转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比例)越快,一定时间内带来的剩余价值越多。
-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必然造成截然相反的两级,极度富裕和极度贫穷。
-
人口过剩: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
社会总产品
- 指一年内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总和
-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和实物上得到补偿。
- 两大部类:第I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第II部类(消耗资料的生产)
-
资本主义将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将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不对劳动和劳动力进行区分,以掩盖剥削的本质。
-
平均利润:各产业部门的利润趋向平均化。是资本家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生产上,即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 阶级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危机
-
最能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政治职能
-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对外
-
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府机构
-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政治思想、法律思想
五、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1970s~2000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最简单、最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短期价格协定。
-
常见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二战前,国际)、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混合联合公司(战后,国内)、跨国公司(当代、国际)。
-
金融资本:银行垄断资本+工业垄断资本。以参与制实现。
-
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国际垄断同盟(eg.欧盟)。
-
私人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基础。
-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特点: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
国家垄断主要靠国家调节经济,局限性在于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是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复杂化。
-
国家垄断广泛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也是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新特征。
-
英国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
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二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最突出表现为:产业资本国际化
-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步取代了垂直分工成为主要的分工形式。
-
资本主义法人资本所有制: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依据: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六、社会主义的发展及规律
- 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变革: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马克思将共产主义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将两个阶段分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 从政体上: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
- 从国体上: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 两次飞跃: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没找到科学理论道路,是逻辑起点)—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20世纪初—>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 马克思不完全排除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 列宁曾对「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作了精辟的论述。
- 社会主义国家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曾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4。
- 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依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 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实质】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 苏联模式(20世纪30年代)从政治方面:过度集权,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 1921年俄共十大召开,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地位。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思想、政治、组织领导作用,通过把党的方针路线上升到法律的地位,实际地组织和领导国家的建设。政党的先进性由工人阶级本身的先进性决定。
- 1847年6月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将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七、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 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是以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依据的。
- 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会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根本特征。
- 共产主义社会汇总,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将失去作用。
-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失去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
- 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之一: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汇总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
-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交题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做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也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作了具体实证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