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关于四维空间下对自我与爱的思考 (Updating)

深夜时刻,灵魂常常需要一个避难所。

Posted by Culaccino on January 30, 2025

许久没有更新博客了!好久不见!

更新的初衷是笔者近期想要搭建一个方便随时调取的个人知识库,于是在鼓捣DeepSeek+AnythingLLM,并以此为契机、整理着自己各种层次、各个领域的数据信息。 搭建个人知识库的这个想法其实在四五年前就有过。当时就是想很纯粹地用Notion、MarginNote这种显式记录软件来做个人知识的系统总结;但考虑到并不是所有领域的知识都是便于以文本作为载体的,而这些软件对图像、视频等多模态载体的支持和呈现并不是很智能,更不要说内容理解、内容搜索等高级功能。而在LLM、MLLM兴起的当下,我认为“搭建个人知识库”这个目标终于有了更简单且更隐式的实现方式,于是便把这个搁置了许久的人生课题重新捡了起来。

但在习惯了用ChatGPT做方向调研、内容理解,甚至是代码生成后,我觉得自己正渐渐失去对引以为豪的Ti体系的掌控——因为我明白利用各种输入对脑内知识进行顺藤摸瓜式复盘的过程 能够提高对“自我”的感知,这让我能时刻摸清自己的思考逻辑、能够置身事外地与各个层面的自我对话;而在以LLM为“器”的当下,仿佛任何输出都是不需要经过内在验证的、仅仅是服务于目标呈现的标准化流程,缺少了必要的对“道”的反思与巩固——更简单地说,就是对于第二大脑的过度依赖,使得第一大脑的主体地位遭到了动摇。这会极大地削弱个体主体性意识,对我来说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所以,我希望以这篇博文为始,在这越来越强调个人IP呈现、却越来越弱化内核大厦构建的时代里,寻一处让灵魂得以自洽的栖息之地。

2025.01.30

我觉得很多人想谈恋爱,甚至恋爱初期,都不是为了谈恋爱。 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分享欲、倾诉欲找个出口,想与对方彻夜长谈,分享童年、父母、旧时好友、过往的一切。或是展示自己的爱好、收藏,喜欢的艺术家,旅行中的突发事件,得意时的奖章,悲伤时无人擦拭的眼泪,人群中忍住的抽泣和哽咽。

——这些在日常生活里无法尽兴展示的、全部收纳起来的秘密,是我们藏在衣柜深处的铁皮盒子。

我们期待把它交给一个有好感、值得信任的人类同类。仿佛交出去后就不再孤单了。 同时,这个世界仿佛终于有一束光会注视着我们,使得我们不再被忽视,不再是配角,可以做舞台中央的那个唯一了。

我觉得这是极度单薄的恋爱,也是盲目的。

你期待那个人在得到了你交付(或者两人互换)的秘密后,变得与众不同。 你相信你们握着彼此的铁皮盒子,使得这份爱情会更浓烈醇厚。 但,倾诉与分享喷薄而出的时刻,常常是这份情感的最高峰,此后变会开始下落。

我也许会永远收好自己的铁皮盒子,那是我的财宝,我的秘密养分。 它是我一部分的自我。我可以在与人相爱、共同生活的过程里,时不时拿出其中的几件来跟对方闲聊咀嚼。 但它绝不是用来抵押、交换一份感情的质物。 如果我爱一个人,打动我的瞬间,应该是那个穿越了岁月生活、那个慢慢充实着自己铁皮盒子的人,而不是那个人捧出的一个盒子。